
地 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东岗路与谈固南大街交叉口尚东绿洲
手 机:13633319066
电 话:0311-86025631
传 真:0311-86025631
网 址:www.hbdykc.com

地基与基础工程通病及治理
一、 土(灰土)桩不密实、断裂
1. 现象:桩孔回填不均匀,夯击不密实,密松不一,桩身疏松甚至断裂。
2. 治理:填夯过程中,严格控制夯实质量,若夯击次数不够应适当增加夯击数。若遇孔壁塌方,应停止夯填,先将塌方清除,然后用C10砼灌入塌方处,再继续回填夯实。
二、 碎石挤密桩桩身缩颈
1. 现象:形成的碎石挤密桩桩身局部直径小于设计要求,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下或饱和的粘性土中容易发生。
2. 治理:
(1) 拔管速度一般控制在0.8~1.5米/分(根据地区、地质不同选择拔管速度)。每拔0.5~1.0米停止拔管,原地振动10~30秒。反复进行,直到拔出地面。
(2) 采用反插法克服缩颈。局部反插法:在发生部位进行反插,并往下多插入1米。全部反插法:开始从桩端至柱顶全部进行反插,即开始拔管1米,再反插到底,以后每拔出1米,反插0.5米,直到拔出地面。
(3) 采用复打法克服缩颈。局部复打法:在发生部位进行复打,超深1米。全复打法:即为二次单打法的重复,应注意同轴沉入到原深度,灌入同样的石料。
三、 碎石挤密桩灌量不足
1. 现象:碎石挤密桩施工中,碎石实际灌量小于设计要求。
2. 治理:
(1) 用砼预制桩尖法,解决活瓣桩尖张不开的问题,加大灌入量。
(2) 料时注入压力水(一般为0.2~0.4MPa),使石料表面润滑,减小摩阻,易于流入孔中。
四、 预制桩桩身断裂
1. 现象:桩在沉入过程中,桩身突然倾斜错位,桩尖处土质条件没有特殊变化,而贯入度逐渐增加或突然增大,同时当桩锤跳起后,桩身随之出现回弹现象。
2. 治理: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研究处理方法。根据工程地质条件,上部荷载及桩所处的结构部位,可以采取补桩的方法。可在轴线两侧分别补1根或两根桩。
五、 预制桩桩身深达不到设计要求
1. 现象:施工的最终控制是以设计的最终贯入度和最终标高为标准。施工时一般从一种标准为主, 另一个为参考。有时达不到设计的最终控制要求。
2. 治理:
(1) 遇到硬夹层时,可采用植桩法、射水法或气吹法施工。桩尖至少进入未扰动土为6